熱門文章
將公司交辦的任務,轉變為自己「無論如何都想達成」的「想法」
發表時間:2025-02-12 點閱:1123
最後,我想要與各位談談在前述的三家企業經營中,人所抱持的「想法」是如何發揮了巨大效力。
我在一九五五年時,自鹿兒島大學的工學部畢業。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當時位於鹿兒島的伊敷,校舍使用以前陸軍的軍營,是座看似隨時會倒毀的木造建築。我從鹿兒島大學畢業後,便進入京都的老鋪製造商工作。
我進入的那間公司非常貧窮,處於倒閉邊緣,業績很糟糕,甚至連薪水都不會準時在發薪日匯款給員工。
我當然馬上就想要辭掉工作,不過當時我沒有其他去處。由於沒有其他可以去的地方,因此只好選擇在這間老是遲發薪水的公司,專心投入上頭命令我做的研究。
沒想到,這間公司的研究室裡,並沒有充分的機械與器具可以使用。坦白說,只有一些非常簡陋的研究設備。
然而,我在該研究所拚命研究,潛心致志於開發日本過去從未有過的新型陶瓷材料。
說實話,如此困難的研究開發,以我當時的能力與經驗,實在不是一個能夠得到成果的主題。
儘管如此,我還是將鍋碗瓢盆全都帶進研究室裡,每天早、中、晚自己做些簡單的餐點,然後窩在研究室中,為了開發出新型陶瓷材料,朝著超越自己能力的目標拚命努力。
由於當時日本沒有可供參考的事物,我想辦法弄來美國陶瓷學會的學刊,認真閱讀以確認美國最新研究的狀況,並思考如何做出比那些研究更進步的內容,每天都投入實驗之中。
這其實是公司所決定的任務,並非一開始就是自己想投入的事業。
可是,我將任務轉變為自己「無論如何都想達成」的「想法」,更進一步想「以自己的研究來拯救瀕臨倒閉的公司與同事」,然後以此境界的「想法」投入研究開發之中,最後便成功合成出當時日本最新,以全球來看也是第二新的新型陶瓷材料。
我以「無論如何都想達成」的強烈「想法」,以及「想拯救瀕臨倒閉的公司與同事」的良善「想法」,全力投入的結果,成功達成了困難的研究開發。
我在設立京瓷以後依然不變初衷,抱持著這樣的「想法」陸續開發出新材料、新產品,更開始從事新的事業開創。
這些事業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,正是因為我抱持著一個「想法」,那就是一定要開創一間為了員工們存在的偉大公司,並且為此夙夜匪懈地努力工作。
就因為這樣,能力上絕對不算出色的我所經營的京瓷,在今天已經得以發展為每年營業額超過一兆五千億日圓的國際企業。
►►本文摘自:《稻盛和夫 活下去的力量:過好一生的六項精進之道(新裝紀念版)》